2021年是买国债还是继续银行定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_利率

首页 > 财经 > 债券 > 正文 2021-06-07

发表自话题:国债利率2021最新利率

原标题:2021年是买国债还是继续银行定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中国老百姓喜欢储蓄是出了名的,因为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安全性较高,而且每年还能拿上一笔利息,这样轻松赚钱的方式,现在已经不多了。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住户存款新增了6.68万亿人民币,而去年一整年新增住户存款才11.3万亿,如果说后面三个季度住户存款能保持在这个水平,那么2021年住户存款有望突破20万亿。显然,国内居民储蓄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不过,与储蓄存款相比,大家还是更偏向于购买国债,只是苦于购买国债一直是比较困难,过去为了购买国债,人们要一早就跑到银行门前排队购买,如果你去得晚了,国债就买不到了。而在去年,我国国债基本上是每个季度都有购买,而且还是敞开供应。老百姓再也不用为购买国债而担忧了。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国债既有凭证式的国债,也有电子式的国债,大家也无需要银行网点排队购买,可以直接在各银行的网上APP购买就是了。

实际上,在进入2021年之后,国内已经发行了4次国债,总额达700亿元。第一、二期国债,分别在3月10日和19日就发行了,期限分为3年期和5年期,发行额分别是180亿和120亿,3年期利率是3.8%,5年期利率是3.97%。而第三、四期国债,分别是在5月10日和19日发行,利率水平和期限与第一、二期相同。唯一有区别的是,今年前二期的国债是凭证式的国债,而第三、四期发行的国债是电子式的国债,就没有纸质凭证了。

既然现在不仅是在银行线下各物理网点可以购买国债,也可以通过银行网上APP购买国债,大家也不愁买不到国债了。那么,很多人会问,国债与存款相比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我们把几大好处归纳了一下,来介绍给大家:第一,国债的安全性高。国债主要是由财政部发行,安全性有国家背书,是以国家信用作为基础。所以,国债的本金和利率都是国家刚性兑付的。

而银行存款虽然安全性也很高,但是万一银行关门倒闭(这种可能性很小),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只保证储户50万以内的部分,50万以上的部分,要等接管银行把破产银行的资产给清算了,再按一定比例对储户进行赔偿。所以,相对来说,国债的安全性要远高于银行存款,特别是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的中长期存款。

第二,国债的收益率也挺高的。现在发行的国债3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是在3.8%和3.97%,要比大型银行3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要高出一些。虽然不如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拿出的4.2%以上的存款利率相比,但国债的利率已经属于中上游水平。正因为国债利率较高,且又是无风险固定收益,于是就成为投资者手中的香饽饽。

第三,国债是靠档计息的,这样有利于投资者。据我们了解,现在国债提前支取是可以靠档计息的。根据第一、二期国债的相关规定,国债是可以靠档计息:具体为:从购买之日起,第一、二期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年利率0.54%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2.27%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3.29%计息;第二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3.71%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3.85%计息。

而第三、四期国债与第一、二期还有所不同。相关规定显示,从2021年5月10日开始计息,持有这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四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实际上,购买国债能够靠档计息已经非常不错了,央行现在已经喊停了银行3年期、5年期存款的靠档计息业务。

第四,按年付息,这样投资者每年都能收到一笔存款利息,也是非常不错的。比如第三期和四期国债,2021年5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5月10日支付利息。按年付息的好处是,投资者每年能收到一笔利息,可以用于贴补家用,或者继续投资其他领域,这样肯定要比一次性还本付息要更具有灵活性和吸引力。

第五,国债的购买门槛低,是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国债只要100元就可以购买了,而大额存单要20-30万起步,银行理财产品也要1万元以上,所以,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国债的门槛较低的优势也是比较突出。

目前,国内很多百姓都选择购买国债,主要是现在国债供应量大了,网上也可以买得到,同时,国债的利率也很高,门槛又很低,适合普通民众投资。更关键的是国债还可靠挡计息,还可以按年获得利息,这又兼顾了普通大众需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所以,目前国债投资受到大家,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的追棒也就不难理解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银行] [利率] [国债] [利息] [国债收益率

上一篇2021国债利率表及发行时间 2021国债发行时间表新消息

下一篇为什么现在国债没人抢,2021年国债利率会上升吗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