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报告】2017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完整版)_特征

首页 > 财经 > 基金 > 正文 2021-04-29

发表自话题:玩基金需要知道的知识

原标题:【协会报告】2017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完整版)

前言

2018年二季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各基金管理公司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会员向基金个人投资者发放调查问卷,连续第十一年对基金个人投资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7年度)》共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个人背景资料、金融资产及配置情况、投资行为及基金认知、基金投资者金融知识、基金投资者满意度、基金投资者教育、2017年金融市场热点及2018年金融市场预期、养老金问题。

为了使得调研结果能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的统计方法[1]。对每一家参与调研的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投资者的年龄(16(含)-30岁、30(含)-45岁、45(含)-60岁、60岁及以上)和性别(男、女),将该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者分成8个抽样层(4*2),然后在每一个抽样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根据参与调研的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回答,我们计算每个抽样层样本的选项比例,然后以属于每个抽样层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作为权重,对选项比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基金个人投资者选择各个选项比例。

我们获得了来自111家公募机构、13家基金销售机构问卷数据和基金个人投资者账户数据,反馈样本数量共计56,630份。我们在分析问卷时剔除了错误样本,大多数调查问卷的剔除率在1%以内,基本不影响统计结果。由于少数机构未提供准确的总体客户数据,无法计算抽样权重,我们也将这部分样本剔除,最终使用问卷样本数量为54,814份。

在以上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7年度)》分析报告。通过此次调查,2017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特征一:基金个人投资者以45岁以下(80.8%)、本科以上学历(51.7%),税后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89.4%)为主,男性和女性投资基本相当(51.6%和48.4%)。基金投资者总体的年龄、性别结构与去年报告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手机端成为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要的获客渠道,与第三方APP的合作给基金公司带来了大量新的年轻客户。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由于不同年龄的基金投资者在一些问题上的回答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投资金额、投资品种、金融知识等),因此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与去年表现出明显差异。

特征二:金融资产规模5万元以下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居多(32.2%),89.2%的投资者年度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低于50%。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相对均衡,除基金外,关注程度最高的产品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

特征三:50.9%的投资者投资经验在3年以上,投资经验低于1年的投资者占21.2%。43%的投资者持有超过三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

特征四:2017年,75.5%基金投资者在金融资产投资中获得盈利。其中14.8%的投资者盈利超过30%。

特征五: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风格相对稳健,根据收益率、风险以及自身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产品。在追求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的同时,重视通过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和进行养老储蓄。28.6%的投资者出现焦虑的最低亏损比例在30-50%之间,36.7%的投资者在亏损达到10-30%时即会出现焦虑。

特征六:理财经理和互联网是基金个人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的主要方式。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交易媒介,68.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易,较2016年增加28个百分点。个人电脑作为交易媒介的使用程度有所下降,使用个人电脑作为主要交易方式的投资者占基金个人投资者的18.6%,较2016年下降14.3个百分点。“移动”买基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个人投资者交易基金时主要的交易方式。

特征七:基金业绩是基金个人投资者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因素(约7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赞同)。投资者依旧重视基金管理公司的声誉,61%的投资者表示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

特征八:2017年,基金个人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平均满意度为3.35分(满分5分),较2016年下降0.2分。基金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管理费用满意度和投资回报满意的明显下降,对基金行业其他方面的满意度略有下降。

特征九: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较高。在回答14道金融知识测试问卷时,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平均答对9.5道题,正确率超过60%的投资者占总人数的68%。在所有题目中,基金个人投资者对涉及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股票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关系、以及基金基本知识的三道题目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5.7%、51.1%、55.5%。

特征十:59.1%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有进一步了解证券、基金、期货等方面投资知识的需求,并有43.1%的投资者希望了解新基金产品的深度介绍信息。投资者的最偏好的教育形式是网络、书籍和现场交流。

特征十一:60.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有重要意义,四成左右的投资者认为该制度在投资者分层管理和金融产品分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关于落实该制度的后续工作,60.4%的投资者认为首要工作是及时更新并跟踪投资人的信息变化。

特征十二:6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愿意考虑购买境内发售的海外基金产品,50.4%的投资者表示会考虑投资于海外市场。2017年,参与了P2P产品、比特币以及海外保险产品的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分别为35.2%,7.5%和4.4%。

特征十三:偏股型基金是30.6%的基金个人投资者2018年投资首选的基金品种。

特征十四:77.7%的投资者会在50岁以前考虑养老金问题。养老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80%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赞同)。

特征十五:基金个人投资者养老金投资首选“养老”或“生命周期”为主题的基金(71.6%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赞同)。基金个人投资者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关于养老理财产品的知识(36.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赞同),以及如何进行养老规划(29.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赞同)。

一、投资者个人情况(一)年龄构成和性别比例:以青年投资者和男性投资者为主。

2017年基金投资者中16(含)-30岁年龄段的投资者占比最高,达到41.6%,其次是30(含)-45岁年龄段的投资者,占比达到39.2%。女性投资者占比达到48.4%,男性投资者占比51.6%。

(二)受教育程度:51.7%的投资者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个人投资者占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达到51.7%。其中,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投资者总数的8.5%,拥有本科学历的占比为43.2%,有20.7%的投资者为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学历,与2016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三)税后年收入:税后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比达到89.4%

89.4%的个人投资者的税后年收入低于人民币15万元。其中,税后年收入5万以下的投资者占比33.2%,5-10万的投资者占比38.1%,年收入10-15万元的投资者占比为18.1%。年收入高于15万元的投资者占比为10.6%,略低于2016年。

(四)接受金融教育情况: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者在学校中接受过相关金融教育

35.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学校中接受过与金融相关的教育,比2015、201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此外,通过自学金融教材和书籍的方式获得金融知识的个人投资者占25.2%。值得注意的是,34.7%的投资者没有接受过,或者自学过任何金融相关的教育,这一数据在2015年和2016年约为20%。

(五)从事投资的年限:约半数投资者有三年以上投资经验

投资年限在三年以上的基金投资者约占49.2%,其中28%的投资者投资年限在5年以上。29.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时间在1-3年之间,占比最大。

(六)金融业从业经历:超过七成的投资者从未从事金融工作

25.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从事或者曾经从事过金融领域相关工作,其余74.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从未从事过金融领域相关工作。

(七)金融知识水平:八成投资者认为高于或者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本年度调研了投资者个人对自己金融知识水平的判断。有32.5%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50.0%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大约处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整体来看,有82.5%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或者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的自信。

(八)投资者父母的金融知识水平:近六成投资者父母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或者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本年度调研了投资者父母的金融知识水平。有40.9%的投资者父母的金融知识水平大约处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15.4%的投资者父母的金融知识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43.7%的投资者父母的金融知识水平(远)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九)小结

基金个人投资者以青年投资者为主,男女比例趋于均衡。投资群体较2016年趋于年轻化。过半数投资者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大部分投资者的税后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三成左右的投资者接受过金融知识教育,然而超过七成投资者从未从事与金融有关的工作。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或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二、投资者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一)金融资产总规模:小于5万元居多

金融资产总规模小于5万元的投资者占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达到32.2%,所占比重最高,而在2016年的调查结果,金融资产总规模在10-50万元的投资者占比最高。金融资产总规模5-10万和10万-50万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23.7%和28.6%。金融资产规模50万以上的投资者比例占比达到15.5%,84.5%的投资者金融资产规模低于50万元。

(二)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89.2%的投资者占比在50%以下,与2016年相比小幅提升

2017年,31.9%的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低于10%,37.2%的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的10%-30%,20.1%的投资者的投资额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30%-50%之间,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低于50%的投资者合计占总人数的89.2%。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下。

(三)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数量:57.8%的投资者投资2-3类金融产品

本年度调研了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种类,这些种类包括: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股票、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等专户或集合理财产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其他私募基金、其他。调查结果显示,有57.8%的投资者投资了2-3(含)类金融产品,另有19.0%投资者投资3-5类金融产品,4.4%的投资者投资5类以上金融产品。但仍有18.8%的投资者仅投资1类金融产品。整体来看,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金融资产多样化配置。

(四)主要投资产品:存款、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受关注

39.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将最大比例的金融资产投资于银行存款,20.6%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最大的投资比例是银行理财产品,19.9%的基金投资者主要投资货币基金。除了“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之外,另分别有6.7%和6.8%的投资者主要投资的金融产品是“非货币公募基金”和“股票”,与2015、2016年的情况相似。

(五)选择投资品种时最看重的因素:收益率和便利度最重要

本年度调研了基金个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品种时看重的因素。有50.4%的投资者最看重收益率,其次有26.1%的投资者最看重买卖的便利度。还有16.7%的投资者最看重投资的风险程度。说明整体来看,投资者能够认识到风险在选择金融产品投资品种时的重要性,对于收益率和投资便利度的需求较2016年相比有所提高。与2015年比,收益率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而便利度的重要性上升显著。

(六)投资相关费用:93.4%的投资者会关注,这一数据在2015、2016年约为89%,基金投资者对于费用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只有6.6%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费用在整体配置中的影响微小,基本不在乎。近一半的投资者(57.3%)认为重要程度适中,有时会看一下。而36.1%的投资者认为投资相关的费用在整体配置中的影响“重要”、“会很关注”。

(七)是否需要投资顾问提供必要的资产配置服务:74.3%的基金投资者对投资建议有需求

25.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可自行进行投资决策、无需投资顾问提供服务,而54.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投资顾问只需要提供建议即可,还有19.9%的投资者表示很需要投资顾问提供必要的资产配置服务,与2016年基本一致。

(八)持有公募基金的家数:投资者在基金公司的分散化程度与2016年类似

有28.5%的基金投资者持有一家公司的基金产品,28.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两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23.3%的投资者持有三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6.7%投资者持有四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13%的投资者持有五家或五家以上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而2016年的对应调查结果分别是30.4%、25.7%、21.4%、9.5%和13.0%,分散化程度与2016年类似。

(九)历史盈亏:盈利的投资者的比例有所上升

调研结果显示:自投资基金以来有盈利的投资者占比为36.5%,这一比例在2016年底为30.9%,上升5.6个百分点。此外有30.8%的投资者盈亏不大。到调查为止有亏损的投资者达到32.8%,2016年底这一数据为45.3%。

(十)小结

通过分析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行为,我们发现:金融资产规模小于5万元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居多,84.5%的投资者的金融资产规模低于50万元。89.2%的投资者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低于50%。除了基金之外,多数基金个人投资者关注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这几类投资产品。93.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会关注与投资相关的费用。19.9%的个人基金投资者表示需要投资顾问,而54.4%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投资顾问只需提供投资建议即可。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之间的分散化程度与2016年相似,总体盈利情况优于2016年。

三、投资行为及基金认知(一)愿意承担的风险:稳健型投资者占比70.9%

本年度调查了基金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有70.9%的投资者愿意承担适中风险、稳健收益,还有9.8%的投资者愿意承担高风险、高收益,14.9%的投资者只愿意承担低风险、低收益,有4.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与2016年相比,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选择适中风险、稳健收益的投资产品的投资者占比提升约15个百分点。

(二)投资人配偶愿意承担的风险:超五成投资人的配偶投资较稳健

52.8%的基金投资者的配偶愿意承担适中风险、稳健收益,20.4%的基金投资者的配偶希望承担低风险、低收益。而愿意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人的配偶占比仅为7.0%。

(三)投资产品与自身风险态度匹配:90.0%的投资者有考虑,与2016年相比大幅提升

本年度调研了基金个人投资者购买金融产品时是否考虑产品风险与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问题。结果显示,有90.0%的投资者会考虑这一问题,其余10.0%的投资者没有考虑。这一比例与2016年相比大幅提升13.7个百分点,原因之一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颁布后起到了一定效果。

(四)出现焦虑的最低投资亏损比例:81.1%的投资者低于50%

2017年,81.1%投资者出现焦虑的最低亏损比率低于50%,比2016年有所上升,说明投资者感到焦虑的亏损阈值有所下降。其中,15.9%的投资者出现焦虑的最低损失比率低于10%,36.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亏损比例达到10%-30%时会有明显的焦虑,而28.6%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亏损比例达到30-50%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与之相反,有6.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不会因为投资损失而出现情绪焦虑。

(五)投资目的:65.9%的基金个人投资者选择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较2016年相比有所提升

65.9%的基金个人投资者都将“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作为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其次有16.5%和10.2%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储备”与“养老储备”。

(六)止损情况:69.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能有效止损

调查结果显示,43.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设立止损,25.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虽然设立止损,但未严格执行,仅有30.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既设立了止损标准,又能严格按照止损标准执行。这一结果与2016年基本一致。

(七)如何做出投资决策:60.8%的投资者自己分析决定

本年度调研了基金个人投资者是如何做出投资决策。有60.8%的投资者自己分析决定,另外分别有15.0%、16.2%的投资者是根据网上和媒体的投资专家的推介、朋友推介或跟着朋友投资。还有5.1%的投资者接收专业投资顾问辅导。

(八)获取金融投资信息方式:投资者主要通过银行理财经理和互联网获取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银行理财经理和互联网依旧是基金个人投资者获取金融投资信息的主要方式,分别有24.5%和23.3%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经理和互联网作为获取投资信息的首要渠道。其他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包括:报纸杂志(16.7%)、电视(12.9%)、手机媒体(9.2%)、亲友同事(7.5%),其中选择手机媒体的占比较2016年相比有小幅提升。

(九)主要交易方式:手机等移动终端占比上升

2017年,有68.8%的个人投资者以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主要交易方式,占比较2016年的40.8%明显上升。与之对应,2017年有18.6%基金个人投资者以个人电脑作为主要交易方式,占比比2016年下降14.3个百分点。“移动”买基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个人投资者交易基金时主要的交易方式。

(十)购买基金平台:通过第三方电子平台购买基金的基金投资者占比三分之一,较2016年大幅上升

2017年,通过银行(19.6%)、基金管理公司(34.1%)的占比均下降,但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购买的比例仍为最高,基本占据基金购买平台的半壁江山。通过淘宝、百度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基金的比例为30.2%,比2016年的9.3%上升20.9个百分点。而独立销售机构(4.6%)、和证券公司购买基金(11.5)的占比下降。

(十一)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购买基金产品的情况:91.8%的投资者认为使用互联网或手机购买更方便、用户体验好

调查结果发现,有97.7%的投资者使用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购买基金产品。其中,91.8%的投资者认为互联网或移动终端渠道更方便、用户体验好。有3.0%的用户认为这些购买渠道的产品选择多、收益率高。

(十二)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基金产品类型:66.1%的投资者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调查结果发现,在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基金(除了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之外)中,66.1%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最主要的购买对象是股票型基金(不含指数基金),11.4%的投资者最主要的购买对象是指数基金。有2.4%的投资者不购买除了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外的其他任何产品。

(十三)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44.8%的投资者认为是契约关系,较2016年有所上升

有44.8%的投资者认为自身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是契约关系,基金管理公司应按基金合同管理投资者的资产,而投资者则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并享有投资收益,这一比例相比2016年的35.2%上升了9.6个百分点。18.2%的投资者认为自身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是经纪关系,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的通道,比2016年下降了11.6个百分点。11.0%的投资者认为自身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是保证关系,基金管理公司应当保证投资者的投资保值和增值,这一比例比2016年略微下降。6.8%的投资者认为自身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是储蓄关系,基金管理公司应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这一比例比2016年上升1.3个百分点。但仍有19.3%的投资者不清楚自身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比例比2016年的16.3%上升3个百分点。

(十四)如何看待基金:四成左右投资者信赖基金

2017年的调查数据表明,38.9%的投资者信赖基金,并将继续以基金投资为主,这一比例比2016年的41.9%下降了3个百分点。41.5%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投资没有明显优势,比2016年的34.9%高出6.6个百分点,还有16.9%的投资者认为基金业绩不佳,2.6%的投资者明确表示不再相信基金投资。因此,相比于2016年,2017年度调研结果反映的是,更多的投资者选倾向于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方式。

(十五)基金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前是否阅读招募说明书:阅读招募说明书的基金投资者占比提高

31.7%的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不会阅读招募说明书,这一比例相比于2016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其中11.5%的投资者因为看不懂而不读,20.2%的投资者因为内容太多、不知道看什么内容而不读。57.1%的投资者在买基金前会在一定程度下阅读招募说明书,其中11.8%的投资者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看,另外45.3%的投资者有时候会看,但不知道看什么内容。整体而言,看招募说明书的投资者比例有所提高。

(十六)基金合同中最关注的条款: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和资产配置及收益分配条款的关注度上升,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关注度下降

从2017年的调查结果看,29.2%的投资者最关注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资产配置及收益分配条款,23.0%的投资者最关注基金交易方式及费用。其中,最关注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资产配置及收益分配条款的投资者比例比2016年的23.8%上升了5.4个百分点。另有15.0%的投资者关注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比例比2016年的21.7%下降了6.7个百分点。关注基金管理人及基金托管人的权利和义务为17.1%,这一比例与2016年基本相当。对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和资产配置及收益分配条款的关注度的提升说明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可能有所提升。

(十七)认为目前基金费率如何:57.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偏高

57.5%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基金的费率偏高,比例较2016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其中,20.3%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基金费率太高,认为目前的基金费率较高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占37.2%。只有28.3%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基金费率是合理的。此外还有14.3%的投资者不了解相关费率。

(十八)费率方式:较2016年相比,更多的基金投资者偏好浮动费率

关于基金费率,51.9%的投资者更偏好浮动费率,比2016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28.2%的投资者更偏好固定费率,比2016年增加了11.1个百分点。

(十九)购买基金时最关注的方面:77.1%的投资者最关注基金业绩

数据表明,在购买基金时,有77.1%的投资者最看重基金业绩,较2016年大幅上升约30%其次有7.6%的投资者最关注基金公司的知名度。再次,有3.2%和3.5%的投资者最关注的是基金公司是否有外资股东的背景和公司规模。

(二十)货币基金在基金投资中的占比:50.3%的投资者持有的货币基金在所有基金中的占比超过90%

持有的货币基金在所有基金中占比超过90%的投资者比例为50.3%,而持有的货币基金比例不足90%的投资者占比为49.7%。整体来看,一半左右的投资者的大部分基金投资都是货币基金。

(二十一)何时购买基金:33.4%的投资者在对部分闲置资金进行理财时

有33.4%的投资者在对部分闲置资金进行理财时购买基金,比去年上升14.8个百分点。14.8%的投资者在大盘上涨看好市场情形时购买基金。23.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会在大盘下跌时购买基金,比2016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有19.7%的投资者表示会在自己发现某只基金表现非常好时购买基金,与2016年基本一致。另有8.7%的投资者会在他人强力推荐下购买基金。

(二十二)是否会刻意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60.8%的投资者会回避

60.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仅有15.8%的投资者不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18.3%的投资者只看重基金业绩,对负面新闻不关心。个人投资者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的比例较2016有17.3个百分点的上升,不会刻意回避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的比例较2016年下降6.3个百分点,而对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持有无所谓态度的投资者比2016年下降8.9个百分点。

(二十三)目前购买基金的预期年收益率:44.0%的投资者认为5%-10%

预期年收益率在5%-10%的投资者占了44.0%,位列第一,与2016年相比上升14.2个百分点。6.7%的投资者预期年收益率为30%-50%,低于2016年的10.2%。35.8%的投资者预期年收益率为10%-30%,这一比例比2016年相应收益区间所占比例(41.6%)有所下降。2.8%的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0%,而2016年这一比例是6.8%。结果显示:相较于2016年,投资者调低了对于基金收益率的预期。

(二十四)购买基金后的态度:82.3%投资者偶尔查询或者一般不查询

购买基金后,82.3%偶尔查询账户盈亏或者一般不查看账户盈亏,这一比例比2016年的76.4%上升5.9个百分点。14.9%的投资者会每天查看净值、收益率,这一比例比2016年下降1.5个百分点。仅有2.8%的投资者会频繁进行申购、赎回或转换,以短期套利。整体而言,投资者购买基金后的查看频率比2016年有所降低。

(二十五)赎回基金的原因:流动性需求占比最高

流动性需求是投资者赎回基金的最主要的原因。32.8%的投资者赎回基金的主要原因是出现流动性需求,需要现金。次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表现不好,26.0%的投资者因此赎回基金。此外,12.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因为基金业绩与其他类似基金相比很差而赎回基金,5.6%的投资者因为基金业绩已经达到预期目标而赎回基金。因为其他原因而赎回基金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小。

(二十六)如何看待基金的定期定投:认为能够降低平均成本、分散风险的投资者上升10.8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60.7%的投资者认为定期定投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比2016年上升10.8个百分点,21.3%的投资者认为定期定投和一般的基金投资没有区别,随着大势涨跌,比2016年降低4.4个百分点。还有8.8%的投资者认为定期定投的风险大,成本高,比2016年降低5.9个百分点。最后有9.2%的投资者对定期定投不太了解。整体而言,投资者对基金定期定投较为了解,而且评价较之前更为积极,基金定期定投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二十七)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半数以上的投资者持有时间少于一年

与2016年类似,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在各个期限范围内都有分布。其中,持有基金半年到1年的投资者比例最高,占比为33.0%,比2016年提升3.7个百分点。1-3年的投资者比例为28.3%,3-5年和5年以上的投资者比例分别为9.6%和7.1%,比2016年都有所下降,另有22.0%的投资者平均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少于半年。整体持有期限比2016年略为降低。

(二十八)小结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分析了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对于基金的认知。从投资行为上看,投资者开始出现明显焦虑的亏损比例主要集中在10%-30%以及30%-50%。基金投资者投资风格相对稳健,在追求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的同时,重视通过基金进行教育储蓄和养老储蓄。投资者主要通过银行理财经理和互联网获取投资信息,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使用人数最多(68.8%)的交易媒介,其次是使用个人电脑的用户(较2016年下降14.3个百分点)。34.1%的投资者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购买基金,超过通过银行购买的投资者比例。在购买基金时,投资者比较关注基金业绩的比较标准、资产配置及收益分配条款以及基金的交易方式及费用。33.4%的投资者在对部分闲置资金理财时进行基金投资。60.8%的投资者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44.0%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5%-10%。

四、基金投资者金融知识

本次问卷中包含了14道关于金融知识的测试题。测试题涵盖简单算术平均、存款利率、单利和复利的计算、通货膨胀、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分散化投资、银行职能、金融产品的风险对比、股票投资者和公司的关系、基金基本知识、理财产品基本知识、以及股票市场功能等14个方面的内容,全方位考察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

答题正确率最低的题目是股票投资者和公司的关系一题,错误率为42%。其中有16.1%的投资者误认为长期持有股票的时候才是公司的股东,而短期持有的时候只是把钱借给了公司,19%的投资者认为无论短期持有还是长期持有,投资人都是把钱借给了公司,6.9%的投资者认为购买股票既不是成为公司股东,也不是将钱借给了公司, 6.8%的投资者表示不知道这道题目的答案。反映四成左右的投资者不了解股票投资者与公司的关系。

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和基金投资的性质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回答问卷的股票市场核心功能一题时,34.4%的投资者给出了不正确的答案,反映出部分投资者不了解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9.9%的投资者明确表示不了解相关知识。44.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能正确回答基金的基本知识题。其中8.3%的投资者错误的认为基金的单位净值和未来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14.4%的投资者误认为基金能提供保本回报率。

此外,40%的投资者不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31.2%的投资者不清楚投资单一股票通常情况下比投资基金的风险大。31.3%的投资者在计算单利时出现了错误。

(一)总体:金融知识水平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基金个人投资者平均答对题目的数量为9.5道,正确率为67.9%,正确率超过60%的投资者占总人数的68%,比2016年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普遍拥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

其中,正确相对较低的题目为股票投资者与股东的关系(正确率51.1%)、基金基本知识(正确率55.5%)、股票市场核心功能(正确率55.7%)三道题目。考察收益与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的风险比较的两道题正确率最高,分别为85.9%和84.7%,说明基金个人投资者对金融产品风险有较好的认识。

(二)简单算术平均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现总共有1000元人民币,需要平均分给五个人,请问每个人分得多少钱?

题目主要考察答卷者是否有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能力回答正确比率为82.4%。表明,大部分基金个人投资者了解简单算术平均的使用方法。

(三)存款利率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您估计现在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本题目主要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市场信息,正确率为76.6%,约10.7%的投资者误以为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1%,8.0%的投资者误以利率在5%-10%之间。

(四)单息计算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假设您有1万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如果您不提前支取,那么存款到期后,您会有多少钱?(存款期间不考虑各种税费)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能正确计算单利,正确率68.7%。

(五)复利计算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一题中的存款到期后,如果您继续把账户中的钱存成了1年期定期,年利率仍是3%,那么满1年后包括上年度的本金和利息,该账户上一共有多少钱?

本题测试答卷者是否理解复利的概念,以及进行复利计算的能力。正确率74.1%,其余25.9%的投资者未能正确理解复利的概念,或未正确进行复利计算。

(六)通货膨胀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如果您银行存款账户的存款年利率为3%,通货膨胀率为每年5%, 那么,一年后您用该账户的钱能买多少东西?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货币实际价值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正确率75.2%。

(七)货币时间价值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假设张三今天继承了10万元钱,而李四将在3年后继承10万元钱。那么,他们两个谁的继承价值更高?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正确率74.9%。

(八)收益风险的关系

本题要求答卷者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一般情况下,高收益的投资具有高风险。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理解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关系。正确率85.9%。

(九)股票和基金的相对风险

本题要求答卷者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一般情况下,投资单一股票比投资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小。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基金持有的多个资产具有风险分散的功能,因而其风险通常小于单独的股票。正确率68.8%。

(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下列哪个银行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我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正确率60.1%。

(十一)资产相对风险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一般来说,以下哪种资产的风险最高?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银行存款、国债、股票、基金四种资产的相对风险,正确率84.7%。

(十二)股票投资者和公司的关系

本题询问答卷者以下问题:

如果您买了某公司股票,这意味着:( )

a、无论短期持有,还是长期持有,您都是把钱借给了公司;b、无论短期持有,还是长期持有,您都是公司的股东;c、长期持有的时候,您是公司的股东;短期持有的时候,您是把钱借给了公司;d、以上都不对;e、不知道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股票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正确率51.1%。部分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能正确理解“股票投资者是公司股东”的概念。

(十三)基金基本知识

本题询问答卷者下面的问题:

以下对基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低价格(低单位净值)的基金未来业绩会高;b、一般情况下,同一支基金可以投资于好几种资产,例如同时投资于股票和债券;c、一般情况下,基金能够根据过去的业绩提供一个保本回报率;d、以上都不正确;e、不知道

本题考察答卷者是否了解基金基本知识,正确率为55.5%,相对较低。有8.3%的投资者相信,低单位净值的基金未来将有更好的业绩。10.2%的投资者认为ABC选项中的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十四)理财产品基本知识

本题询问答卷者下面的问题:

以下对银行理财产品描述正确的是:

a、银行理财和其他有风险的投资一样,都存在亏本的可能;b、银行理财和储蓄一样保险,至少不会亏本;c、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就是实际收益;d、以上都不符合;e、不知道

本题考察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正确率70.5%。有13.7%的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和储蓄一样保险,至少不会出现亏损。

(十五)股票市场核心功能

本题询问答卷者下面的问题:

您觉得下面哪句话正确描述了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

a、股票市场有助于预测股票收益;b、股票市场提升了股票的价格;c、股票市场帮助撮合了股票的买方和卖方;d、以上都不对;e、不知道。

本题考察答卷者对股票市场核心功能的了解情况,正确率55.7%。15.9%的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股票市场有助于预测股票收益,10.7%的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提升了股票价格。认为ABC选项都不对或表示不知道的投资者分别占7.8%和9.9%。

(十六)小结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具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在回答14道金融知识测试问卷时,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平均答对9.5题,正确率超过60%的投资者占总人数的68%,比2016年有所提高。在所有题目中,基金个人投资者对涉及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股票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关系、以及基金基本知识的三道题目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5.7%、51.1%、55.5%。 五、基金投资者教育

(一)证券、基金、期货知识水平:近六成投资者希望了解相关知识

59.1%的投资者有了解证券、基金、期货投资知识的需求。其中,43.1%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对三类投资知识“有基本认知,想了解深入的投资方法及理财知识”,略高于2016年的比例,有30.3%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是“新手上路,需要了解入门知识”。认为自己“对投资的产品较为熟悉,可自主投资与决策,但有向更专业人士咨询的需求”的基金投资者的比例为23%,相比于2016年下降了约6.3个百分点。只有3.6%的投资者认为自己“非常专业,可为他人提供投资指导或经验分享”。

(二)偏好的投资者教育形式:七成投资者偏好交流座谈

基金个人投资者中,选择“现场讲授、交流、座谈的形式”来获得投资教育的投资者比例最高,占到76.4%。位居第二的教育形式是“通过网络、电视、手机APP等媒介的形式”,占比为14.5%。在基金投资者的偏好中,占到第三位的教育形式是“发放书籍、宣传材料”,占比5.3%。而2016年的数据显示,基金个人投资者选择“通过网络、电视、手机APP等媒介的形式”的占比最高,第二位是“发放书籍、宣传材料”,第三位是“现场讲授、交流、座谈的形式”。投资者的偏好变化体现了安全感的下降,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来接受教育。

(三)购买金融产品前,80.8%的投资者表示销售机构曾进行风险测评

80.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当购买金融产品时,销售机构询问过其投资经验、收益目标及财务状况,以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与该产品匹配,这一比例比2016年的74.3%有所上升。而19.2%的投资者表示在购买金融产品时,销售机构未对其风险承受能力是否与金融产品匹配进行评估。

(四)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态度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统一了投资者分类标准、明确了产品分级的底线要求、建立严控风险的产品分级机制,确保经营主体将适当性义务落到实处。基金个人投资者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 60.8%的投资人认为该制度是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有重要意义,54.3%的投资人认为这一制度可以规范经营机构的行为,防止虚假宣传和诱导中小投资者。另有47%和38.4%的投资者认为该制度可以起到投资者分层管理和金融产品分层管理的作用。而对这一制度持保留意见和不知道如何作答该题目的投资者比例分别为13.7%和10.0%。

(五)影响投资者适当性办法有效落实的主要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投资人认为影响投资者适当性办法有效落实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经营机构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细化分类和管理不够、经营机构对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划分不够和投资者评估与适当性匹配流于形式,支持这三个主要因素的投资者比例分别是57.8%、45.3%和48.5%。另有32.9%的投资者认为投资人的信息动态管理能力不够也会影响该制度的实施。

(六)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还需做好的工作

60.4%的投资者认为经营机构应及时更新投资者数据库,持续跟踪投资者信息变化,59.3%的投资者认为经营机构应持续跟踪并及时调整产品风险等级,51.9%的投资者认为经营机构应定期汇总、分类分级结果,对每名投资者提出精确的匹配性意见。而认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等应该加强适当性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的投资者占比为42.0%。另有7.7%的投资者认为还需要上述经营机构和监管机构外的其他工作。

(七)部分销售人员未严格根据风险测试结果推荐基金产品

45.4%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在购买基金时,销售人员对其风险承受能力做过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向其推荐投资产品。24%的投资者则表示,虽然做过风险测试,但销售人员并未按照测试结果推荐产品。其余30.6%的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未参加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八)49.7%投资者希望了解新基金产品的深度介绍信息

49.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愿意对近年来的新产品(例如:场内货币基金、房地产基金REITS,MOM基金[2]、FOF基金[3]、量化中兴基金)的深度介绍信息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38.1%的投资者表示只投资常规产品,不关注这些新型基金产品。

(九)最希望得到的基金理财服务项目:36%的投资者选择及时告知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

在被问及最希望得到的基金理财服务项目时,51.9%的投资者选择“及时告知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远远超过其它选项。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服务项目分别为:与基金经理面对面交流(22%)、定期分红(12.4%),市场信息咨询服务(6.15%)。

(十)小结

六成基金个人投资者有进一步了解证券、基金、期货等方面投资知识的需求,并有49.7%的投资者希望了解新基金产品的深度介绍信息。投资者的最偏好的教育形式是现场讲授、交流和座谈。

在目前的基金销售中,有部分销售人员没有严格根据对投资者的风险测试结果向投资者推荐基金产品。51.9%的投资者希望基金管理公司能及时告知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

六、基金投资者满意度

本次问卷调研要求基金投资者对基金投资过程各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满意程度最高为5分,最低为0分。评分包括11个方面: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基金的投资回报(考虑证券市场的整体状况)、管理费用比例、运作合规性、基金管理公司的客户服务、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基金管理公司保护持有人利益的表现、基金产品满足投资需要的情况、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以及基金业监管水平。

(一)2017年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满意程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满意程度平均得分为3.35分,与2016年的得分基本持平。表明在2017年的基金投资过程中,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总体较为满意。在要求投资者分别进行评分的11个方面中,2017年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最满意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平均得分为3.57分。排名2-6位的分别是产品满足投资需要的程度、销售机构、客户服务、运作合规性以及托管机构,得分分别为3.43、3.43、3.42、3.40、3.40,差距较小。2017年,基金个人投资者最不满意的是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例,得分为3.05分。不满意程度其次的是基金的投资回报,得分为3.17分。

(二)变化:对基金管理费用满意度和投资回报满意的明显增加,对客户服务的满意度略有下降

2017年我国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平均满意程度比2016年有所下降,平均得分下降了0.2分。其中,投资者对基金管理费用的满意程度下降程度最大,达到0.35分。其次是对投资回报、托管机构和产品满足投资需要的满意程度,下降程度分别为0.33分、0.25分和0.23分。投资者对基金管理公司客户服务满意程度的评分变化最小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比2016年下降了0.07分。

(三)小结

总的来讲,2017年基金个人投资者对基金公司基本满意,较2016年的满意程度有小幅下降,满意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基金投资者对管理费用和投资回报的满意程度下降。

七、2017年金融市场热点及2018年金融市场预期

(一)金融资产投资收益:75%的投资者盈利,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

75.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2017年的金融资产投资中取得盈利,这一数据在2015和2016年约为70%。14.8%的投资者的盈利超过30%,盈利10%以内和盈利10%-30%的投资者分别占38.3%和22.4%。24.5%的投资者在2017年的金融资产投资中亏损。其中,亏损超过10%的投资者占基金投资者的比例为13.2%。

85.9%的基金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以基金和资管产品为主要投资收益来源的基金投资者占9.9%,只有很少比例的基金投资者主要投资信托、民间借贷、黄金等金融产品。

(二)创新金融产品投资:24.2%基金投资者投资过P2P产品

针对基金投资者的创新金融产品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2017年,35.2%的投资者曾经投资过P2P产品,7.5%的投资者投资过以比特币为主要代表的虚拟货币,4.4%的投资者投资过海外的保险产品。投资MOM产品、FOF产品、其他的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分别为2.7%、3.6%、1.5%。另有45%的投资者没有投资过以上创新金融产品。

(三)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基金品种: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2017年有54.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了股票型基金,投资人数其次的是货币型基金,占基金投资者总数的46.8%。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者投资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投资人数分别占基金投资者的40.6%、37.7%和33.4%。投资QDII的个人投资者较少,在基金投资者中占比仅为9.5%。

(四)2017年主要投资产品:超半数投资者投资存款和银行理财

2017年,46.8%的投资者投资存款,15.6%的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说明超过60%的投资者选择的是低风险的金融产品

标签组:[股票] [投资] [证券] [基金风险] [投资收益率] [货币基金] [个人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 [购买基金] [养老] [平均收益率] [年薪] [调查问卷

上一篇金融圈懵了!客户买基金亏了57万,法院判代销银行全赔

下一篇你应该知道的:基金定投的十条投资知识清单!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