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生活】资管归真 如何保护我们的财富?_投资

首页 > 财经 > 投资 > 正文 2021-04-29

发表自话题:理财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原标题:【理财生活】资管归真 如何保护我们的财富?

最近两个月,金融圈最火的事,莫过于金融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先后发布的资管新规“续集”。新政的雨淋下时,所过之处皆留痕,几家欢乐几家愁。

资管归真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原有的投资理财思路都得改变。在新规发布之前,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公募、私募等各家机构都各自为政,在各自领域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资管业务。虽然各家机构名义上各行其是,但在实践中还是有许多业务交叉。事实上,资管产品中存在很多“银行+”类型的业务模式,比如加杠杆、多层嵌套、通道等业务,这样的业务合作比普通投资者想象得更复杂,甚至在资产运营中会出现一些难于把控的风险。资管新规的出台,其目的就是对资管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规范。

01

打破刚兑有其必然合理性

资管新规不允许有刚性兑付。因为刚性兑付从来就不是维护权益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是在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产物。打破刚兑,减少资本追逐,这既是金融行业回归本源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财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结果,对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项目主体等各方都有益处,也已在业内达成共识。

但是,令许多投资者不解的是,原先理财投资保本保息有固定收益,为何要打破刚兑?表面上看,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投资者的权益似乎因此受到了保障。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刚兑的钱又从哪里来呢?其实,当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运作不如预期,无法产生相应收益时,如需刚性兑付,便要动用其他人的资金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

风险自负原本是投资的正常心态。但是,如期足额的刚性兑付,不仅麻痹了投资者对风险的识别力,甚至会导致投资者更加非理性地投资。这个借新还旧的循环怪圈,使得单一个体的刚兑行为慢性地、根本性地损害资管市场整体的健康和生命力。

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的“理财新规”将银行理财销售起点从5万元下调至1万元。10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则参照其他资管产品的监管规定,不设置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目前货币基金的销售起点是1元,股票和债券基金的起点是1000元。未来银行公募理财规模能否增长,主要取决于新发出的符合资管新规净值型产品的资产质量,投资者是否认可等因素。多年来,银行理财的忠实客户已经习惯了刚性兑付,习惯了获取预期收益率。但是,自新规发布后,投资者就必须转变投资惯性思路,提高专业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如何选择一家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或资管公司,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02

市场应注重长期价值投资

资管新规明确,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这意味着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将消失。此外,金融机构不能再通过滚动发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并投资到长期资产当中以获取期限利差,也不能通过开放式理财产品实行期限错配。这与打破刚性兑付的措施一起,进一步限制了短期投机性的理财产品。

过去,有些资管机构管理的产品,既隐藏了项目的投资期限,也隐藏了潜在风险。比如某机构有一个1年期的投资项目,一般会连续发布若干个1-3月的产品去募集资金,连在一起对接机构的1年期投资项目,这就是所谓的期限错配。好处很明显,一个月期的产品付给投资者的收益低,但机构赚取的收益却会相对较多。资管新规发布后,这些原本期限较长被机构“期限错配”的项目,都将露出庐山真面目。无疑,市面上的短期理财产品将会大幅减少,普通投资者如要像此前购买短期产品而享受长期产品的利率,将会越来越难。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短期理财产品数量的压缩,其实有利于改善金融机构和老百姓的投资习惯,引导市场更加注重长期而真实的投资机会,挤压掉短期盲目投机和资产的泡沫。未来金融机构将对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如要进行短期投资,投资者可考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

03

净值化管理催熟投资者

新规发布之前,就信托、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基金专户等产品而言,其合格投资者门槛多为100万元,而新规则要求投资者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此外,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需要提供出具各种签字、证明、承诺函以及资产说明等。

新规出台后,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这就如同投资者买入股票或投资公募基金一样,比如产品初始净值为1.0,三个月后涨到1.1,说明赚了10%;如果降到0.9,说明亏了10%。净值化管理导致的结果是,投资者理财可能会有更多的盈利,但是也有可能会亏损,是否要买入非保本理财产品,就看投资者能否承担相应的风险。

刚性兑付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其设计原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打破刚性兑付,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有利于金融消费者得到及时的风险教育,逐步消除市场扭曲现象,强化市场纪律,促使投资者不再一味关注利率,而是审慎进场,这也有利于引导资金进入正规理财产品,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

实际上,更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对偏低,却又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跑赢通胀。在资管新规约束下的理财市场中,活得久,才是真的活得好。这么多年,很多投资者在“保本”的蜜罐里一路走来,大都难以接受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要求。未来一段时间,这需要金融从业者继续开展投资者教育。

市场规则的变化将推动投资者更加成熟。当然,这也将倒逼金融资管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而打磨出更加完善的市场。短期来看,清理违规理财资金可能会引起市场波动,但从长远看,打破刚性兑付,要求投资者风险自担,将促进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渤海信托》

渤海信托:下好债券业务先手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投资] [金融] [理财] [理财产品] [集合资产管理] [净值] [金融机构

上一篇目标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设定并达成目标?

下一篇投资是一场修行,敬畏市场,忠于价值,顺势而为_标的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