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累计成交1262.8万亿元!2018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_利率

首页 > 财经 > 外汇 > 正文 2021-04-28

发表自话题:债券预发行交易的风险

原标题:全年累计成交1262.8万亿元!2018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

内容提要

2018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整体平稳运行,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市场累计成交1262.8万亿元,同比增长26.6%。截至年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24804家,较上年末增加3243家;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678家,较上年末增加33家。

1

银行间本币市场

1

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整体下行

2018年,人民银行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有针对性地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18年,人民银行分别于1月、4月、7月、10月定向降准,搭配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利用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SLF满足全国性商业银行春节前现金投放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性需要,并于12月推出带有定向降息性质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利率方面,顺应美联储3月21日加息下的市场反应,3月22日之后的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标利率、MLF利率均较2017年末相应期限上行5个基点。

全年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整体下行,年末隔夜、3个月、1年期Shibor以及隔夜拆借加权利率(IBO001)较年初分别下降10、146、123和34个基点,收于2.55%、3.35%、3.52%和2.35%;Shibor1周、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R007)和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7)受跨年因素影响,年末较年初微升6、2和27个基点,收于2.9%、3.14%和3.04%。

2018年,货币市场成交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信用拆借成交139.3万亿元,同比增长76.4%;质押式回购成交70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买断式回购成交14万亿元,同比下降50.2%,受非银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融资限额放宽影响,质押式回购对买断式回购的替代效应明显。

2

债券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增,信用债收益率走势分化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构成债券走牛的基本支撑面,同时经济下行担忧、信贷收紧因素对不同信用等级债券的影响不同,最终形成“分化牛市”行情,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维持高位,银行间市场全年共24个发行人、65只债券发生违约事件。

年末,1年、3年、10年期国债收于2.6%、2.86%和3.25%,较年初下行119、91和63个基点,1年、10年期国债期限价差扩大56个基点。国开债收益率下行更为明显,1年、3年、10年期国开债收于2.75%、3.33%和3.68%,较年初下行187、145和117个基点。信用债行情分化,中票5年期AAA、AA级收于4.05%和5.03%,较年初下行133和81个基点,AA-级收于7.1%,较年初上行20个基点。

2018年,债券市场成交153.8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债券借贷成交3.1万亿元。分期限看,5年期以下、5-10年期和10年期以上品种成交金额分别为121.5万亿元、27.1万亿元和2.1万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80.6%、18%和1.4%。

3

利率互换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增,曲线逐步下行

全年来看,利率互换曲线各期限逐季平移下行,曲线维持2017年末以来的平坦化特征。年末,1年、5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于2.62%和2.93%,较年初分别下行102和111个基点。1年、5年期Shibor3M互换利率收于3.21%和3.45%,较年初下行146和129个基点。

2018年,利率衍生品市场成交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中,普通利率互换成交21.5万亿元,债券远期成交3.96亿元,标准债券远期成交793.8亿元,标准债券远期业务在现金交割方式优化、持续双边报价的推动下流动性得到提高。

普通利率互换中,从期限结构看,1年及以下品种成交占比70.6%,1-5年品种成交占比14.4%,5年及以上品种成交占比15%。

从参考利率看,以FR007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79.4%,以Shibor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19.1%,以其他利率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1.6%,占比结构与2017年接近。

2

银行间外汇市场

1

人民币汇率先强后弱,总体贬值,影响因素更加多元

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从升值到贬值的转换。年初美元指数下行,境内客盘结汇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汇率快速升值,并在2月7日触及6.2596的阶段性高位。随后,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人民币由强转弱,并在10月31日到达6.9734的年内低位,也创下2015年汇改以来新低。

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汇率收于6.8658,较上年贬值5.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632,较上年贬值4.8%。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但其拐点滞后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6月15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4.85升值至97.85;2018年6月15日至2018年7月3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迅速贬至92.41;随后,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92~93附近盘整,年末收于93.28,较上年贬值1.7%。

2018年,美元指数仍旧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美元的强弱不仅通过参考篮子货币汇率的角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改变外汇市场供求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影响外汇供求形势的因素更加多元化。一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与债券市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等制度性因素影响。2018年,境外投资机构配置国内资产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一季度证券投资项下资本净流入规模为103亿美元,二季度则进一步提高至610亿美元,其中债券投资项下资本净流入合计占证券投资项下资本净流入的73.9%。

2

经济主体汇率预期相对稳定,央行开展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

2018年,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走弱至6.9以上,但境内客盘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恐慌性购汇,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相对稳定,与2016年人民币快速贬值时的情况反差明显。

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更大但境内外市场预期更为稳定,一方面是由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使得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兴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完善,有效抑制了资本的无序外流。

2018年8月3日,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0调整为20%,政策目的是抑制投机性购汇需求。8月24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新闻稿重启“逆周期因子”,旨在减弱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力。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以备在需要的时候影响离岸人民币利率水平,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

3

外汇市场成交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完善

2018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保持稳步增长,全年成交22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其中,人民币外汇市场、外币对市场、外币拆借市场成交分别为165.1万亿元、1.2万亿元、5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54.2%和34.2%。

银行间市场外币对市场先后推出外币对货币掉期交易,新增新西兰元对美元、欧元对英镑的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并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外币对即期产品业务范围并推进业务统一。2018年,外币对即期共成交6724.7亿元,同比增长26.4%;外币对掉期共成交5125.8亿元,同比增长135%;外币对货币掉期共成交0.54亿元。

银行间外汇即期成交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4%;银行间汇率衍生品成交17.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远期成交953亿美元,同比下降14.1%,掉期成交1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 ,货币掉期成交6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期权成交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4.6%。

汇率衍生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占比(不含外币拆借)从去年的68.3%进一步提升至69.1%,与国际外汇市场即期与衍生品市场交易量1:2的格局已基本一致。

3

市场建设

1

本币市场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交易中心与彭博的合作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双方将在代理模式和债券通模式下开展合作。

债券通服务进一步完善。截至年末,503家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数量较去年年底翻倍,投资者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全年成交量8840.6亿元。顺应64%的债券通投资者为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产品的特点,交易中心在债券通推出交易分仓功能。同时,优化CMU接口实现债券通成交结算等数据交互,推出债券通CSTP接口提供托管行数据自动下发。

2018年,交易中心与中国银行联合发布“CFETS-BOC交易型债券指数”,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准确、实用的业绩基准,为银行间市场引入债券指数产品奠定基础。目前已有24只债券指数产品筹备进入银行间市场,其中10只挂钩CFETS-BOC交易型债券指数。

交易平台不断优化

2018年,交易中心设计推出Ideal工具,顺应监测留痕监管要求。同时,向5家货币经纪公司开放接口,现券市场货币经纪成交实现直通式处理。

交易机制不断创新与完善

2018年,X-Bond新增匿名拍卖和上市前债券交易业务;X-Repo引入定量OCO订单功能,为交易成员差异化定价、组合管理订单提供便利;X-Swap完成内存撮合改造,日均订单量提升40%;X-Lending推出意向报价版和智能推荐功能,提高询价效率。

2018年X-bond市场占比21%,X-Repo市场占比3.6%,X-Swap市场占比55%,均较上年明显提高。

交易产品及功能持续完善

在交易环节,推出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夜盘服务,推出同业存款线上化服务,买断式回购交易期限延长至365天。在债券市场提供到期违约债券转让服务。预发行交易品种增加农发债和进出口债。在利率互换市场发布收益率互换定价模板,为市场提供定价参考。

在交易后环节,在债券市场推出债券代理交易指令核对功能,帮助境外机构自动比对交易指令和成交单信息。在衍生品市场与上海国际货币经纪公司合作推出重置风险管理服务,为金融机构管理衍生品价格短期波动提供支持。

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2018年,交易中心按照监管要求做好机构杠杆水平监测,建立市场成员财务数据动态报送机制,积极防范化解局部流动性风险。同时,应对债券违约事件增加,做好违约风险债券跟踪分析。

为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18年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展了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将核心成员更新为15家。

为进一步推动大额存单与同业存单市场发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扩充同业存单发行主体至2051家,大额存单发行主体至1197家。

2

外汇市场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交易中心继续落实“一带一路”货币业务优化举措,完成人民币对泰铢交易由区域交易转为直接交易,上线中国货币网区域交易专区、“一带一路”丝路货币信息平台,并延长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时间至19:00,同时引入首批境外银行参与区域交易。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人民币购售业务的政策变化,交易中心完善并发布了关于境外参加行和境外清算行准入及相关安排的公告,并制定了人民币购售业务信息报送指引。新增6家境外央行类机构、1家境外清算行和6家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进入人民币外汇市场,新增7家境外机构进入外币拆借市场,并研究引入首批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FT账户)参与银行间外币拆借市场。

交易平台不断优化

2018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新一代外汇交易平台CFETS FX2017正式上线,支持外汇即期(竞价和询价)、远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外币拆借、即期撮合和黄金询价业务。此外,标准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模块(C-trade)继续运行,整合入新平台统一终端,实现单点统一登录。

新平台交易性能由原来的每秒处理几十笔报价和十多笔成交提升为每秒处理八千多笔报价和一千多笔成交,以顺应未来外汇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交易机制不断创新与完善

2018年,交易中心在询价和竞价交易模式基础上,推出基于双边授信的撮合交易(CLOB)以及询价点击成交(ESP)功能,提供“所见即所得”的交易机制。撮合交易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撮合交易占即期交易总额的比重已达55.9%。

推出外汇衍生品协商交易功能,由一方发起完整交易要素,另一方可选择拒绝或确认,确认则达成交易。协商交易可以通过新平台直接达成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平台直连,也可通过货币经纪与新平台直连。

交易产品及功能持续完善。

2018年,交易中心创新发展外币货币市场,推动境内美元利率基准体系建设。一方面,先后推出若干外币利率产品,进一步丰富外币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依托银行间外币利率产品体系,推动构建境内美元利率基准。与上海国际货币经纪公司合作发布银行间美元拆借资金面情绪指数,,并根据外币拆借报价行的报价数据计算并发布境内美元同业拆放参考利率,为金融机构提供交易和定价参考。

远期和掉期C-Trade功能进一步完善。期权方面,推出外汇期权Excel报价工具;自主研发期权定价引擎。货币掉期方面,新增澳元对人民币货币掉期交易;增加本金交换形式,支持本金摊销、倒起息、自定义计息周期、计息付息分离、残端处理优化等功能。

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2018年,交易中心在总结经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并正式对外发布了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评优办法》和《银行间外汇市场评优办法实施细则》。

作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

原文《2018年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19.1总第207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债券] [金融] [银行] [外汇] [利率] [人民币] [交易银行] [国债利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外汇市场] [人民币汇率] [市场功能] [银行间市场] [银行推出

上一篇投资经理看市场——江海证券20190915_利率

下一篇2021/03/17 财经早餐--三分钟了解全球市场!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