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玩家变身期货公司老板 从2万到290亿的传奇故事!

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2021-07-21

发表自话题:期货亏了100万如何上岸


新湖系实际控制人黄伟堪称大隐隐于市的神秘商人,但其麾下的金融资产却最为透明,目前所持有的8家金融机构股权,皆由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新湖中宝600208)及哈高科(600095)持有,概无例外

按照新湖集团的官方介绍,金融业已经成为该集团仅次于地产的第二大产业。其入股的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四大类别,而控股74.59%的湘财证券无疑是其中的旗舰。

期货玩家变身期货公司老板

据称黄伟爱好炒期货,而其控制的首家金融机构正是期货公司——天地期货,这家公司也是新湖期货的前身。

新湖系实控人黄伟大隐隐于市,但其麾下的金融资产却最为透明,所持金融机构股权皆由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持有。

早在1999年,黄伟即完成了对天地期货的实际控制。新财富查阅到的天地期货股权变更记录显示:1999年5月26日,黄伟实际控制的宁波昌达贸易有限公司、新湖集团,分别从浙江省高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港澳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了天地期货83.75%、2.5%的股权。2000年3月,新湖集团单独再向天地期货增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由2.5%上升至35%。

此后,天地期货的股权结构一直未有变化。

2007年10月9日,新湖中宝发布公告,拟受让大股东新湖集团持有的天地期货35%的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3500万元。增资完成后,新湖中宝持有天地期货71.15%的股权,天地期货旋即更名为新湖期货。

2009年及2010年,新湖中宝再连续两次向新湖期货增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至91.67%。(新财富)

温州首富黄伟:从2万到290亿的传奇故事

有人说他是温州最神秘的富豪,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却是一个资本系的幕后掌控人;也有许多人认为他是资本市场最后一个大佬。面对媒体,他身边人对外的一致口径是,“黄总这辈子都不会接受

无所不有,像雾像云又像风。

提起新湖,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这个集团的缔造者黄伟却像谜一样神秘。

“2016胡润百富榜”显示,3位温商(家族)进入前100名,黄伟、李萍夫妇以290亿元的身家连续三年领跑温商。

温州一直是个富豪群居的地方。

但是新湖中宝的掌门人黄伟则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温州模式的财富之路。

他脱离了温州的主要产业——制造业,凭借资本运作方面的“天才”特性和对投资市场的先知先觉让他成为了“异类”。

1959年出生的黄伟,早年在温州师范学院大专毕业。然后,在浙江省委党校读本科,毕业后到温州市委党校教书,教书时间很短就下海了。

他到杭州开了一家眼镜店。

据说当时是因为家里负了一大笔债。

他去了杭州后,在国际大厦租下了几个柜台卖眼镜,赚了2万多元。显然,此时的黄伟没有过人表现。

刚刚接触到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多的人忙于营销与生产。当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正泰集团南存辉等富豪走出温州模式下的一个个样本之际,黄伟依然名不见经传。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黄伟本人的超常预见能力,从时间节点上看,黄伟的上位更像是踩准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象”。

1991年末,上海发售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每本30元。每本证都有一个号码,凭证参加1992年上海市发行的股票摇号,中号者才能购买股票。

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股票认购证,30元也不算小钱,精明的上海人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光看不买。可以说,发售形势一片惨淡。

据说,黄伟在眼镜销售中积累的2万元资金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他买了800多本认购证。

由于买的人少,买到了认购证的人,中到新股的概率就高了。坊间,时不时传出,某某中到一个新股,发财了。之后,在上海人眼中,买到认购证就意味着找到了发财机会。每逢认购证发售,他们拿着板凳、被子漏夜排队。1992年的认购证一度曾在黑市上炒到上万元一本。

正是这800多本认购证,为他换来了800多万元的原始资本积累。

关于这个发家版本,记者曾向新湖系的一名高管求证,对方笑着说,“我听到的版本也大致如此。”

在股市赚了钱后,他开始做期货。当时很多基金跟着他玩,他能指挥几十亿元的资金。

对黄伟玩股票、期货的上述故事,有浓厚的“传说”色彩。

“黄伟其实也做过国债,但当时并没赚。”同样在瑞安一中任教过的王先生透露。黄伟在资本市场的积累显得非常低调。

有报道称,黄伟的起家,与327国债事件有关,“但黄伟在事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仍是一个谜。知情人透露,黄伟的确是幕后真正赢家,获利在7.5亿元左右。”

2008年魏东在北京突然跳楼自杀后,一向神龙不见首的黄伟罕见地亲临追悼会现场,献上花圈。魏东一走,许多人认为黄伟便是资本市场最后一个大佬了……魏东和黄伟的关系,可以追溯至中经开时代,传闻黄伟是当时中经开最大的客户和受益者之一。

(黄伟,左一)

朴素的居家男人衣着,与黄伟一贯的低调相吻合。

面对媒体,他身边人对外的一致口径是,“黄总这辈子都不会接受记者采访。”黄伟不嗜烟酒,平时喜欢打的或步行上班。多年来,他刻意不在有媒体记者在场的公开场合出现,也没有像很多企业家一样去追逐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身份。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黄伟一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忙于在各地寻找房地产和矿产等开发项目。见诸各地媒体的,就有黄伟到青海海西州、湖南长沙、四川泸州、江西九江、安徽霍邱等地考察的新闻。而黄伟的名字和照片等公开见报,全赖考察时有当地领导接见,黄伟不得已而随领导“被曝光”。

有浙江学者至今还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

当时黄伟来温州,请一些业界的人吃饭,他是带了保镖的,这在当时非常稀奇。他不显摆,但又让人注意到这一点;请吃饭,并周到地派车去接,一方面是庄重和礼貌的,但见到时态度上又淡淡的。“这个人为人处世有他深沉之处,不是气焰压人,但又不让人小觑。”他说,那么复杂的企业,那么多摊子,他哪都不任职,但不会让下属不把他放在眼里,能做到这一点,跟他为人处世的功夫有关系。

黄伟做股票、期货的经历,使他跟金融界有了深入的交往,这对他后来做房地产有很大帮助。

有人这么形容黄伟与其打造的新湖系:黄伟构筑了一个标准的金字塔式公司结构,其本人站在塔尖,控制新湖控股,并通过新湖控股控制上市公司哈高科和主要资本运作平台新湖集团。在新湖集团之下,控制新湖创业和新湖中宝,还有一个庞大的地产业务底端。

黄伟做房地产的方式也与人相异。

一位杭州开发商如是评价:“他做房地产有点像他以前做股票、期货,有点投机的味道,看好土地升值于是买了很多地。”

房地产市场累积的雄厚资本,推动黄伟加速向资本市场渗透,黄伟在资本市场以“无形手”腾挪拥有数家上市公司。从此,黄伟展示了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腾挪的一个个传奇。在这个平台上,黄伟的得力干将开始登场。

黄伟很低调,下属也都遵循这样的风格。他在企业中任用了一些温州人做高管,很多还是“官员干将”。

新湖控股哈高科后,上任哈高科总经理的黄卫峰就是温州人,并曾经担任温州市副市长。

邹丽华跟黄伟同是温州瑞安人,曾任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叶正猛也是中断仕途下海,离开时的职务是温州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兼副秘书长。他还曾任温州市洞头县委书记。

朱爱萍是黄伟在温州市委党校的旧交,曾任校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掌管人事。

黄伟任用他们,很可能因为自己没有政府资源方面的考虑。而且这批公务员做事牢靠,有一定能力,不是那种有了成绩就夸夸其谈,忘乎所以,加上口风很紧,也不会添麻烦。

“财富共享才最有价值”——在杭州,迈进新湖集团总部的大门,抬眼就可见整整一堵墙上镶着的这行大字标语。这也许就是其用人之道。

温州市委党校的一位教员,跟黄伟曾经同事一年。

他认为黄伟是聪明绝顶的奇才,“从眼镜店、股票、期货到房地产,这些年中国经济每一个大的机会他都抓住了,每一步都踩得很准,对大势把握得那么好,这不是奇才是什么?”

就拿黄伟2015年投资互联网金融新兵——51信用卡来说,真的可谓眼光准、下手狠。

因为当年2月,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还没有花完。51信用卡的创始人孙海涛一直也没有见什么投资人。但有一个人很执着,一直通过各种关系想要见他。“我拒绝了很多次,直到有一天,他通过一个银行的行长来说服我和他见面,我想那就见见吧。”

一见面,孙海涛才知道他就是以股票、期货起家,掌控着多家上市公司、银行,号称浙江资本大鳄的黄伟。

第一次见面,孙海涛惊讶于黄伟这样一个本土老板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他通过现有的金融格局,推演出需要这样一个线上的信用卡借贷平台,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我正在做这个事情,于是找到我。”

两个人短暂的三次见面后,黄伟就确定要投资51信用卡了,他给孙海涛打了一个电话,问能否投进1亿美元,孙海涛和他说,1亿美元真的花不了。最终孙海涛拿了一半。

“深谙资本投资窍门的新湖,每每能踩准节拍。”一位长期研究新湖的专业人士也发出如是感叹。(信托圈)

最后的大佬,魏东|德林爆语

德林爆语

上阵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327国债期货,一战成名。

盲点套利, 战略投资,金潮涌动,他被称为最后一个大佬,他是魏东。

“最后大佬”魏东:股市“涌金” 抑郁自杀

2015-11-09资金圈

时至今日,魏东是一个让新生代投资者感到陌生的名字。在十年前,这个名字却是资本市场江湖的代名词。

用14年的时间,魏东缔造了一个市值300亿元的资本帝国。41岁那年,魏东的事业如日中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大佬。

故事定格在2008年。随着从自家9楼一跃而下,魏东将围绕在其身上的资本迷雾、被调查等质疑,一并尘封。

时人感叹,“江湖上最后一个大佬走了”。他背后的资本帝国涌金系,自此则匿迹于资本江湖中。

起家于期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期,有老一代的股民感叹说。

今年9月,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抓,10月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自杀。7年之前,则是涌金系的“掌门”魏东跳楼自杀,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王益被抓。

1967年出生的魏东,被投资界誉为“绝顶聪明”、“一代奇才”。自大学毕业后,魏东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公司,当上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红马甲。

在中国金融市场初设的年代,中经开被誉为“江湖霸主”。1995年“3·27 国债期货案”中,时年28岁的魏东被媒体描述为中经开的主要操盘手,出战空头“万国证券”等。

魏东的第一桶金来自于期货。魏东本人被称为当时上海期货业四大高人。

3·27国债事件中,有消息称,魏东个人赚了约2个亿。1999年,魏东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涌金后来成为涌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涌金系)的核心投资平台。

股权投资套利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2007年发表的《涌金系上岸》一文所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消息灵通的投资人,往往能够“先行一步”。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市面临诸多政策变数,转配股、法人股是否会上市流通还只是资本市场争论的议题,投资者仍然踌躇不敢妄动。在国债期货上掘得第一桶金后,魏东执掌下的涌金系迅速转向法人股受让、转配股、配售新股等业务。

从1996年起,涌金先后收购了金荔股份、精密股份、哈慈股份等公司的法人股。由于经营不善,这三家公司先后退市。涌金损失3500万元。但涌金其他的法人股投资,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收益近亿元

1999年12月底,涌金系进入转配股市场,以每股4.5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兴业证券持有的闽福发转配股600万股,成为闽福发的第二大股东。仅在4个月后,涌金持有的闽福发转配股便获准上市流通。持股半年后,涌金系撤离,套现1亿元。

在转配股与战略配售上小有斩获之时,涌金系开始将下一个投资目标锁定在创业企业。1999年底,涌金系成立了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并孵化了多个创业企业。其中,青岛软控和北青传媒已成功上市,涌金系成功收回所有投资并获得高额回报。

转战A股

2002年,涌金系第一次入主A股上市公司九芝堂。湖南涌金收购九芝堂集团49%的股权时,魏东展现了卓越的收购技巧,实现了既规避要约收购又实现了控股地位。其后,九芝堂成为涌金系的重要运作平台。

入主九芝堂后不久,2002年上半年湖南涌金出资3600万元,收购千金药业内部职工股753.3万股。千金药业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

2005年券商哀鸿遍野之时,涌金系果断进入成都证券(现国金证券),出资1.9亿元,持有成都证券38%的股权。在一系列运作后,成都证券更名国金证券,仅一年时间便成功借壳成都建投,跻身A股,成为涌金系控股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2007年,九芝堂与千金药业联合竞得长沙市财政局持有的2791万股交通银行法人股,投资成本仅每股6.05元。两个月以后,交通银行上市,涌金系获利过亿。

涌金系在金融业还拿下了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彼时的涌金系,正朝着魏东构想的集证券、期货、基金管理、投资咨询等于一体的金融帝国之路前进。2007年,魏东凭借50亿元的身家,跻身胡润富豪榜第148名、胡润金融富豪榜第13名。

此间,正值资本市场的德隆系、鸿仪系等纷纷溃败。唯有涌金系保持强劲势头。

后魏东时代

2008年4月29日,事业如日中天的魏东突然被传出从北京家中跳楼身亡。魏东自杀后,家属公布其遗书,称他长期受到失眠抑郁困扰。

一个月后,与其关系密切的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遭到“双规”。这使得魏东的死因,变得扑朔迷离。

而媒体报道称,正是对九芝堂和国金证券的运作,留下众多令人非议的蛛丝马迹,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涌金系对九芝堂的控股,是通过收购九芝堂的控股集团公司完成。由此,涌金系间接持有九芝堂上市公司29.76%的股权,低于要约收购的门槛,不必进行信息披露。由于此次交易公开信息甚少,使得其中许多细节不为人知。

运作国金证券上市时,涌金系的做法也曾遭到质疑。国金证券通过分步置入成都建投而成功上市。国金证券借壳后,涌金系持有的股份增加到1.5亿股,每股成本只有几元。

市场质疑,在所有证券公司借壳上市都是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国金证券分两步使得其在最终获得国金证券的控制权时,花费甚小。

从9楼一跃而下后,魏东背后的涌金系金融帝国,则由其妻子陈金霞继承,开启了“陈氏涌金”时代。

失去魏东后,涌金系在资本市场上接连“失利”。今年上半年,涌金系卖壳九芝堂、清仓千金药业,国金证券的持股也将因定增而稀释。

昔日的金融帝国,渐渐消声于A股的资本江湖里。

【大事记】

1967年出生 原籍湖南。

1991年 中央财经大学经管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

1995年 成立上海涌金实业公司;同年“3·27国债期货案”被认为参与其中。

1999年 创建湖南涌金公司,该公司成为涌金系资本运作平台。

2000年10月 以4万元成本受让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8%股权,6年后青岛软控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2001年6月 湖南涌金控股长沙九芝堂集团,随后成为上市公司九芝堂实际控制人。

2004年3月 千金药业上交所上市。

2004年12月 知金科技投资的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

2005年7月 控股成都证券,并为其成功增资扩股。

2006年7月 国金证券(原成都证券)获规范类证券公司资格;12月,国金证券借壳成都建投,并完成股改。

2007年3月 国金证券借壳后的成都建投复牌,使得魏东持股市值暴涨至13亿元以上。

2007年5月 参股的交通银行从香港资本市场成功返回A股市场。

2008年4月29日 魏东跳楼自杀。


标签组:[投资] [期货] [国金证券] [新湖集团] [孙海涛] [九芝堂] [涌金系] [黄伟] [魏东

上一篇负债50多万,普通高校教师,辛酸上岸路,珍惜信用远离负债

下一篇找准自己的节奏,一战成功上岸——外经贸金专万字经验分享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