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调剂经验:经济金融类考生如何调剂到理想的院校?

首页 > 教育 > 求职 > 正文 2021-04-26

发表自话题:报考金融需要选哪几科

本文主要是针对广大经济金融类考生的调剂经验,笔者两年经管类调剂经验之作,适合2021年的考生参考(尤其是分不高或者本科学校不算太好的同学),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适当参考。

2021年考研初试刚刚出完分,作为过来人,我希望可以在大家选择调剂之前把"到底要不要选择调剂、能调剂到什么水平的学校、调剂之后的就业差距、能否弥补这就业差距"等问题的真实情况告知大家,帮助大家开阔一下视野,让大家能理性的做出调剂与否的决定。

另外,考研调剂是一场信息战、持久战,海量的调剂信息会让你眼花缭乱,来自四面八方的言论也会带来无尽的焦虑,这些因素在无形中增加了调剂的难度。因此本文也会介绍一些调剂的干货,包括调剂信息的寻找、联系院校的注意点、调剂复试准备、是否需要联系导师、跨专业调剂的可能性、复试内容差异大怎么办、如何对收到复试通知的院校进行抉择等,希望本文可以让你的调剂之路更加顺利和高效。


以下是本文的大纲。

01、调剂的抉择:

1.1 再战“名校”与调剂“非名校”之间的抉择?

1.2 如果调剂,自己能去什么水平的学校?

1.3 本科不好,调剂真的没戏了吗?

1.4 经济类联考396的很难调剂吗?

02、弥补调剂非名校与考上名校的差距

2.1 调剂“非名校”,对找工作的影响 ?

2.2 与名校的就业差距是否可以弥补?如何弥补?

2.3 讨论:如何看待非全日制?非全值得读吗?

03、调剂的干货经验

3.1 调剂信息的寻找:三个获取调剂信息的渠道

3.2 联系调剂学校的方式和说辞?

3.3 复试前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3.4 经济类不同专业之间互相调剂的可能性?

3.5不同调剂学校复试内容的差异很大,怎么办?

3.6 收到多所院校复试通知,如何抉择安排?

3.7 收到多所院校录取通知,根据什么标准选择?

04、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复试经验

4.1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是不是很难?

4.2商务部研究院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4.3商务部研究院的复试形式

01调剂的抉择

1.1 再战“名校”与调剂“非名校”

考研初试分数公布后,如果觉得自己的分数不够理想,理性的来看,剩下无非就是“调剂非名校”与“再战名校”这两条路。在现在,为了考上名校二战、三战越来越普遍的氛围下,其实需要冷静的想想:再花一年时间去博那个不确定性是否值得?

我在2018年选择了调剂,今年我经历了秋招,总体成果还算不错,所以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一战的同学谨慎选择二战,二战的同学请调剂”。理由部分跟去年一样,也有一些在经历了秋招之后新的理由,具体如下:

(1)二战真的挺难熬的。二战的难熬跟一战的难熬是不一样的。第一年还深处校园,就算考不上还能去参加春招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调剂,所以退路比较多,导致你的心态也会比较好,所以你的预期会比较高,也敢拼,所以一般填报的学校也会比较好。但是,第二年考研的时候,你已经毕业了,你不再是应届生,你无法参加校招,如果考不上,要么调剂要么再战,路越走越窄。另外,第二年你会发现很多你以前同学都上了很好学校的研究生,或者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而你还在水里挣扎,不知道未来在哪,这种来自同学的Peer Pressure会对你的心态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果已经是二战的同学,请忽略这段,相信你感同身受。

(2)其实调剂也有一些不错的学校。就经济类而言,虽然招收经济金融调剂的不多,但也有好学校。这一点对于不同层次本科学校的同学都适用。对于本科较好的同学,18年有调剂去哈工大、南科大、南航、山大、苏大以及社科院、商务部研究院的;19年有调剂去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些学校我觉得就算是本科中流985的同学,也是值得一去的。对于本科不太好的同学,上国会、东北财经、浙江工商、上海对外经贸、华南师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就我目前在北京找实习/秋招的情况来看,学校更多的情况下只是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以后,大家靠能力公平竞争。

上图仅为部分招金砖的院校

(3)选择调剂对就业的影响比你们想象中的要小。其实对于不同等级学校的同学,选择调剂的代价是不一样的,但都比你想象的要小。对于本身学校比较好的同学,比如很好的985、两财一贸的同学,如果成功的调剂到社科院、商务部研究院、山大这样的学校,硕士毕业后的就业仍然会很好。从我们商务部研究院这一级的同学来看,本科财经211+商务部研究院硕士仍然可以去券商、银行总行等。对于本科学校比较一般的同学,如果能调剂到比自己本科院校高一个档次的学校,对你就业的提升也会超过你的想象。并不是说非要去Top的名校才能提升就业改变命运,只要提升一个档次,你就能突破之前学历对你的限制,得到的收益也许就是你之前没法想象的。

(4)就算再考一年也有很大可能考不上。考研势必会“一年比一年难”,我看过太多一直考下去的,有些考4年、5年,每个好学校都积累了大批的存量考生,部分同学最后的确考上了,但年纪也大了。要知道求职的时候,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27岁以上且之前没有工作经验的话是会受到就业单位歧视。

1.2 如果调剂,自己能去什么水平的学校?

决定是否调剂的关键核心还是在:自己最终能去一个什么水平的学校,是否在自己可接受范围之内。上面说的是你想不想调剂,接下来说一说有没有希望调剂到理想的学校。

明确调剂学校的档次划分及一般要求:

(1)985高校:往往要求本科学历和报考院校皆为985以上,也有少数本科211成功调剂的案例,但真的不多。部分985高校只有校内调剂。

(2)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不在普通大学排名之内,但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例如社科院、财科所、商务研究院,这类学校并不会明确要求本科院校,而更看重专业背景以及科研学术经历,所以对于本科较好的同学和本科一般的同学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3)211高校:一般会要求本科211以上或者学科评估在B+以上,但有些双非的同学初试分数较高的话也有机会,A/B区211每年调剂竞争也都很激烈。

(4)双非高校:有些财经类的双非高校还是非常不错,且在当地的就业和附近城市内的认可度和就业还可以,比如东北财经、江西财经、上海对外经贸,一般都能去四大。这类学校一般会看重初试分数。如果只想有学上,也可以考虑双非理工类院校的经济类专业。

1.3 所以本科不好,调剂真的没戏了么?

总结上述各高校对考生的要求,调剂过程中无非看重三点,一是你的本科学校,二是你的考研分数,三是你本科的获奖经历或科研成果。不同类型的学校看重不同的点,比如山大看重本科学校,C9最好;比如社科院看重你考研的分数以及你本科的专业;比如商务部研究院看重你本科的获奖经历或科研成果。(我会在下一期“手把手教你考研调剂:方法篇”中列出一个往年不同侧重方向接受调剂学校的表格,并详细阐述)

未更新完整,待下期文章补充

所以,并不是本科不好就一定没有机会调剂去好学校 ,如果本科不好但考的分数还可以或者有一些获奖经历或科研经历的话,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能调剂去不错的学校。而这些学校不是本科好的同学就一定能进的,去年商务部研究院就刷了很多本科人大、中财、贸大的同学,连复试都没进。

所以双非的同学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去选择调剂目标院校,如果你初试分比较高,就可以试试A/B区的一些211、双非的财经院校;如果你有比较多的获奖/科研经历,那就可以试试科研院所。真的不要被“调剂不要双非院校的流言”吓到了,每年都会有一些本科双非院校的同学调剂进社科院、商务部研究院、东北财经的。

1.4 经济类联考396的很难调剂吗?

有一些学校调剂的时候对考研的专业课进行限制,有些学校比较松,比如可以在经济学大类里互相调剂;有些学校比较紧,比如只接收考数三的学生。

但一般来说是要求考同一门专业类别就可以互相调剂,比如考金融的可以调剂金融,考国商的就可以调剂国商。而对于考金融专硕的同学,不接受经济类联考396的学校不多,可能1/3都不到,大多数还是接受的396,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上图中仅为部分招收396的院校整理

02弥补调剂非名校与考上名校的差距

2.1 调剂“非名校”,对找工作的影响?

调剂“非名校”对于不同本科院校同学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对本科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影响但更多的是集中在Top的公司跟岗位,比如外资投行、头部券商等。所以如果硕士调剂的学校还过得去,那么秋招时除了像公募基金、大券商这样少数对学历要求特别高的单位,其他大多数岗位还是有机会跟Top学校的硕士同台竞争的,至少能过简历关,能不能留下就取决于你的能力了。

而中小券商或者其他的企业,其实对学校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夸张,也并不是一定要清北人的硕士才可以进,我见过很多山大的硕士也能进小券商,今年商务部研究院的硕士也有进券商投行、银行总行的。

对于本科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如果硕士非名校但还过得去的话,并不是就没路可走了,仍然有一些很好的行业和岗位可以选择,比如互联网、地产。这些行业在秋招时对学历没有券商卡的那么严,但薪资水平并不亚于券商投行等。

从今年秋招来看,互联网、地产行业硕士的薪资普遍在20W以上,同时对学历卡的没有那么严,基本上211就会有机会竞争。另外,在北京一些国企,比如中化集团、北方工业等,这些国企也有很好的岗位,甚至也有投资岗位的招聘,但对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并不要求非得Top学校的。如果大家不是非要去券商投行的话,那么这些行业也是可以考虑的。

总的来说,名校的学生的确可以更轻易地获得一些途径和资源,但是路不是封死的,路也不是唯一的,大家还是需要跳出自己固有思维的限制,站在更高的视野去看。

2.2 就业差距是否可以弥补?

可以弥补!如何弥补?秘诀就是:实习实习实习。

学校可以是一个人的名片,实习经历和自身实力也可以是自己名片,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求职时对学生要求的权重一般是:学校≈实习经历>专业。学校的确是比较重要的点,有些岗位可能会非清北不要,但其实也并不绝对,实习经历也非常重要,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学校的不足。专业,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会受影响,比如某岗位就是需要财务特别特别好的同学,那么他可能会优先考虑会计专业的学生。所以实习经历优秀的话,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求职时学校背景的不足。

另外,实习留用也是突破学历瓶颈的一个好办法。由于秋招的过程比较紧急,所以企业招聘方面试过程中,其实没有办法对你的能力进行足够客观的评价,所以只能依赖于学校、专业、证书等条件一刀切。但实习留用不一样,首先进入好企业实习的门槛没有秋招那么高,其次实习过程中对你考核的时间足够长,只要你的能力OK,最终就有机会留下来(我们有一个前辈就通过实习留用去了中金)。

因此,弥补就业差距的核心还是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并在目标行业及岗位不断实习、不断深入,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拒绝一个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并且可以直接上手的应届生。

2.3 讨论:如何看待非全日制?

对非全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一下我看到的非全的情况,仅供参考。

(1)关于接受度。非全是一项新的事物,所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接受程度不同,在国企、银行、公务系统中的接受度低,在市场化的企业中相对好一点。国企、银行等单位,因为在体制内招聘制度更新较慢,所以非全硕士基本当作本科看待。但在市场化的机构中,对非全的接受度稍高。有些本科还可以的同学,读了非全也可以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工作。也有一些非全的同学会选择把非全硕士期间当作一个实习+考雅思的Gap year,读完非全后去国外读一个一年硕士,相当于读了一个三年的硕士。个人觉得这样也算是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北京市某事业单位招聘要求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

(2)关于非全就读期间优缺点。优点可能在于大部分非全都是周末上课,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有稳定的收入和来自职场上的人脉积累。缺点则来源于非全本身的形式:有的学校非全不提供住宿,需承担租房开销;由于周末上课,平时也要工作的话会比较辛苦,和学校其他同学与导师的接触较少,学校人脉弱一些;没有补助(奖助学金);不太适合读博的同学考虑等。

怎么说呢,对于非全这个事情怎么选择,就看你自己的规划了。

03调剂的干货经验

3.1调剂信息的寻找:三个获取调剂信息渠道

所以到底应该去哪里寻找调剂学校的信息呢?

(1)第一种寻找调剂信息的方法是:留意往年就在稳定接受调剂的学校。比如商务部研究院、山大、社科院、东财、上外贸、中石油等等。就像我在上篇文章说的,不同的学校会侧重考查同学不同的方面,包括本科院校、初试分数、科研成果等。

第一类要求本科的,哈工大、南方科技一般是要求本科C9;山东大学跟苏州大学也会要求985院校本科;中石油能源战略研究院去年被并入了中石油的经管学院,但要求还是没变,要求本科所学的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达到B+以上;港中深其实跟出国申请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可以后续补一个雅思成绩,他在调剂生中也会招,偏好本科学校好。听说今年港科大广州校区也在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第二类看重初试分数的,东财、上海对外经贸是每年的调剂大户,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但东财去年金砖全日制没有招校外调剂,只有国商招了调剂。往年这些学校一般都会划一个调剂分数线,东财的复试线不高也不低,然后拉一大波人去复试,复试竞争激烈。而上外贸划的复试线按往年来说会高于东财,但复试竞争压力小。本类的其他学校也一样,都会更加看重初试分数,如果你只跟自己一志愿的院校复试线差几分的话,也可能会比较受欢迎的。

第三类看重科研获奖的,商务部研究院是看重本科的获奖经历、科研成果的,其他分数、本科院校的重要性会降低一些。上海社科院一般只招经济类学硕的调剂,要求学术能力比较强。

最后一类全方位要求都高的,像中国社科院、中科院等学校以及每年偶尔出现调剂的一些好学校,比如去年的北师大,对学生的要求标准就会比较全面一些,科研、本科学院、本科专业、初试分数都会看,个人觉得中国社科院基本上是调剂中的Top了,前几年以税务调剂为主,这两年以金融专硕的调剂为主。

另外,也有一些学校并不是稳定招收调剂的,也值得关注一下。比如19年北京师范、武汉大学、西南财经等,18年和17年的华南理工、西北工业、西北大学、华东理工等,这些学校基本上就是往年偶尔招调剂,今年就不好说了,但跟进一下总错不了。

(2)第二种寻找调剂信息的方法就是:加调剂群。每年每个热门的调剂学校都会有调剂群,这些群有些是官方建的,有些是前几年的学长学姐建的。我身边的同学以及去年指导的同学中大部分都是看的群里的调剂信息最后调剂成功的,所以加调剂群是非常必要的。

最最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利用调剂群的资源,切忌做伸手党。①进群先看往期的群公告和群文件,里面会有很多往年调剂的信息;②可以问学长学姐或者老师问题,但是要注意礼貌,多说感谢;③调剂的过程中,群里每天会比较热闹,大家会互相分享调剂学校信息,但是不要过于沉迷99+的消息,会使人心情烦躁且费时费力,每天抽时间浏览关键信息就好,保障时间认真准备复试。④根据群里同学的情况可以判断自己处于什么水平,有多少竞争力,但是不要轻易气馁,也不要太被别人的言论影响了。或许很多高分大佬可能最终去他的一志愿学校,然后很多学校可能就被鸽然后需要补录。

(3)第三种寻找调剂信息的方法是:考研论坛。如考研帮、小木虫、知乎等。 我自己调剂的前期就是在考研帮上看的调剂信息,最后在考研帮是看的商务部研究院学长们的帖子,然后加的商务部研究院调剂qq群。之后在群里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商务部研究院复试的信息,然后通过了面试。真的很感谢两位学长。另外,各种学校招生办的老师也会到论坛上发布自己学校的调剂信息。所以考研论坛也是一个很好的调剂信息渠道。

3.2联系调剂学校的方式和说辞?

当你看到某学校有调剂名额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主动去联系招生办的老师,一般标准程序是先打个电话给招生办,询问一下今年的是否有调剂名额、接受调剂的专业是什么、对考生一志愿的专业有没有要求等,以及如何报名该校的预调剂。

如果电话一直打不通,也可以发邮件给官网邮箱或负责老师的邮箱。此时需要注意的是,①邮件名称改为“一志愿报考学校+分数+姓名+请求调剂”的形式;②邮件正文可以分为自我介绍、调剂意愿和自我优势,最后别忘了留下联系方式和附上PDF版个人简历;③注意格式和称呼,避免张老师被叫成李老师。

3.3复试前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对于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这个问题,不同专业以及专硕学硕等不同学制是不同的。总体来说,经管类学硕大多数都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专硕基本都不需要联系导师,联系研招办老师即可。其他专业不是很清楚,但据我了解,很多工科专业都需要联系导师研成果。

若想要联系导师,需要注意的是:①导师的联系方式官网上如果找不到,可以去知网搜索他的学术成果,或者谷歌学术搜索导师名字,也可以在https://daoshi.eol.cn/研究生导师查询系统试着查询;②邮件:写明自己的初试成绩和相关自我介绍、本科期间的一些亮点经历、对导师研究领域感兴趣及自己的优势;③简历部分:经历要有数据和结果支撑,突出自己的能力。④能见到导师面谈更好,老师、学长学姐、家长等都是你可以用的资源。

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的是,无论是专硕学硕,研招办老师是一定要去联系的,因为调剂名额的情况基本由他们掌握的,跟研招办老师混脸熟总不会错的。

3.4经济类不同专业之间互相调剂的可能性?

经济大类里,不同专业之间互相调剂的情况还是挺常见的,比如专硕之间互相调剂、经济大类学硕之间互相调剂、学硕调专硕等都是可以的。

首先第一种情况是专硕之间互相调剂,一般来说专硕中是存在一个鄙视链的,金融专硕可以调剂其他小专业(保险、国商、资产评估),而小专业很难调到金砖。对你复习复试内容其实也是这样,金砖的初试书本范围一般会大于小专业,且会涵盖小专业的某一些内容,所以你从金砖调到小专业会比小专业调到金砖简单一些。

然后是经济学硕大类互相调剂,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特别多的限制的,因为初试考的基本都是宏微观经济学。不过也都是基本上从热门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调剂到一些冷门的经济专业。

最后是学硕调专硕,学硕调专硕也是一种会出现的情况,毕竟学硕调剂名额少,但是学硕调专硕面临的问题就是专硕的分数普遍较高,而招生老师也不会因为你是学硕所以对你的初试分数降低要求,所以考学硕的同学,如果初试分数较高的,那么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3.6不同调剂学校复试内容差异很大,怎么办?

就是因为可以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调剂来调剂去,所以就会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复习哪个专业的复试内容。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会收到哪个学校的通知,也不知道会收到哪个专业的通知,因此我建议在投递调剂意向的时候大家还是尽量选择跟自己一志愿专业相近的专业,其次如果调剂的就是一志愿的专业方向,比如金融,建议还是大体上按照自己一志愿学校的复试方向去复习,然后等收到某个学校复试通知后,再去相应的补充该调剂学校的内容。如果你已经提前决定跨专业,比如从金砖到国商,那么先看看国商的课本、视频,但一般这么短的时间想吃透一本书不容易,所以可以选择快速的刷一些国商专业课的学习视频。

如果是经济类的学硕,那么先看自己一志愿的宏微观就好,不用过于在意不同学校宏微观的版本问题,其实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之后再补充具体专业的内容。

最后提醒一下同学们,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办,那就先复习任何学校都会考的内容,比如时事热点分析、英语口语、模拟面试等。总之,不要因为不同学校复试内容差异大就懈怠。之后我会写一篇关于复试经验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3.7收到多所院校复试通知,该如何抉择安排?

如果收到多所院校的复试通知,首先当然是尽可能的协调都去参加复试,因为虽然时间成本大,但是其实你去不同学校复试的过程也是在复习,甚至效果会更好,因为是现场直接模拟面试,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多去参加复试。

但如果两所有冲突的话,调剂前期的话个人建议选择去那个好的学校,就算竞争激烈也不用想着去保底,因为如果你被拟录取,学校留给你考虑的时间不会很多,马上就需要你决定,所以不存在保底不保底。而且调剂后期会有一些学校招收不到优质的学生,然后开第二批调剂的,到时候可以再试试。

3.8收到多所院校录取通知,根据什么标准选择?

如果同时收到几所还不错的院校录取,该怎么选择?

我建议的考虑因素权重:学校认可度>地区>专业,这几点基本也是找工作时候比较重要的因素。首先学校认可度是最重要的,但不一定是非要985,有些非985但在财经领域认可度比较高的学校也可以考虑,比如东财。然后是地区,也就是城市,应该首选北上广深,这点毋庸置疑,对于经管类来说,实习太重要了,所以在北上广深所能接触到的实习资源是其他城市没法比的。最后才是专业,专业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找工作的时候只要是经管类专业,认可度基本一样,并没有金融明显比国商更受认可的现象。

04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复试经验

本部分主要介绍商务部研究院调剂经验,并对商务部研究院近三年(2018~2020)的就业情况进行解读,观点均是个人看法,会尽量保持客观,仅供各位调剂的同学参考。

4.1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是不是很难?

本人是2018年调剂到商务部研究院国贸专业的,我调剂上岸的那年商务部研究院只有300多人报他的调剂,最终录取了20多个全日制;2019年、2020年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人数高达3000人,最终录取了80个左右的全日制。从调剂比例来看,的确是越来越难了,从10:1上升至30:1,但从结果来看,商务部调剂进复试及录取都有一套独特的标准,如果你符合这个标准,那么再高的报录比,对你来说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商务部研究院作为科研院所,非常看重学生本科期间的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奖学金等科研活动,如果你在这方面比较突出,那么就更容易进入调剂复试。另外,在录取阶段,这一类科研活动的获奖是可以直接加分的,而且加分的权重非常高,商务部研究院将之称为“综合测评”,一般来说,综合测评加1分,相当于初试的10分(体会一下)。

那么如何才能综合测评加分?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标准是省级及以上的获奖。具体来说,第一,A刊发表论文加2分,C刊发表论文加1分,其他水刊发表加0.5或不加;第二,竞赛获奖,国家级一等奖2分,省级一等奖1分,一般只要是经济管理、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相关的竞赛都是算在加分范围的,比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等比赛。第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加2分,省级奖学金不一定,看评判的老师。往年同一类型的分数是可以叠加的,比如你拿了两年的国家奖学金就可以加4分。这个加分的评价过程据说是请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来判的。

所以,你会在录取名单上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分数很低或本科比较弱的同学最后被录取了,但一些分数400+或本科名校的同学却连复试都没进,正是因为这个科研获奖的因素在起作用。怎么说呢,这个标准有好有坏,给了很多非名校学生上岸的机会,但因为综合测评加分的比例太重,且评判时存在着主观性,导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就不深入讨论了。想调剂商务部研究院的同学,可以加商务部研究院的调剂qq群:883625803,平时在群内看到问题我会回复的。

4.2 商务部研究院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知乎上对商务部研究院的就业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就业不错,与对外经贸同一水平;有人说就业一般般,跟北工商、首经贸差不多。

作为在商务部研究院看到了三年就业情况的人,我个人的看法是:商务部研究院学硕、专硕全日制的就业水平正在无限接近对外经贸,并且在逐年变好。注意我的限定词,全日制。

在知乎上流传2019届就业情况的那两张图是属实的,但图中有一半的人是非全日制,其次有好几位全日制的学长学姐其实拿到了多个offer,有些offer其实还不错,但因为想要拿北京户口最终选择了国企央企,此表只统计了最终的去向。

然后再看,就算只看最终去向,其实2019届全日制就业也还算可以,体制内有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信登、五矿、商务部、商务部研究院,也有一个去中国银行总行的,有一个学长收到了邮储总行的offer,但是拒绝了没去;体制外,有去中金甲子的(中金资本的投资子公司PE),也有去四大的,我上述提到的这几个基本都是全日制的。我个人觉得还可以了。

再说2020届的就业情况,2020届因疫情原因没有统计就业情况,但身边同学拿的offer我大致了解,比较明显的一个改善就是体制外的就业强了不少。首先,还是先看体制内,大概有三四个人收到了银行总行的offer,有一个拿到大型央企财务公司offer的,有一个去中粮的、有一个去巨型央企的;再看体制外,有两个去券商的,一个投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去基金的,大概是中后台岗位,有一个去了四大咨询的,还有两个去四大AMC资管公司的,总体来说四大跟银行省分基本是保底的。

再来看看2021届的就业,具体我没有那么清楚,但从学弟学妹跟我咨询就业时提到的情况来看,总体感受是比我们那届还好一些。恰逢今年投行大年,据说今年中信建投、中泰证券等,已经认可了商务部研究院的学历,已经有两位研究院的同学留用了中信建投投行部。银行总行今年的录取人数就更多了,还有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型基金的中后台岗位也基本对商务部研究院敞开了大门,听到的时候实在感慨良多。唯一遗憾的是,买方投研等高端就业暂时还没出现,不过买方投研每年本来也没招几个人,也就不强求了。

4.3商务部研究院的复试形式

笔试面试:复试研究院没有指定具体的参考书本,所以只能根据相应的专业去看其他学校(比如说贸大)复试的参考书本。笔试是一门通过性考试,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针对本科非经济类的跨考生,只要本科修读过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就可以免笔试,据说18年部分工科有经济类双学位的同学也免了笔试。而对于纯理工科跨考的同学就只能好好准备了。19年全员都进行了笔试,基本都通过了,300个人大概只有20个没通过。笔试内容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范围涵盖了宏微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面试分为英文面试、中文面试,英文面试主要是口语问答,中文是专业课面试,是抽题制,所以需要关注一些当下的财经热点。笔试面试的具体经验,后续我会再写一篇文章。

最后,预祝各位2021年都能调剂上岸,真的进入社会,才会感慨有时候放下一些心里执念是非常值得的,毕竟青春时间宝贵,秋招、考公都分别会卡27岁、35岁这两条线,如果能调剂去不错的院校,就去吧,别难为自己了。

公众号:经管研伴

经管类调剂qq群:485622430

如果各位同学觉得写的不错麻烦点赞收藏,你们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标签组:[经济学] [大学] [实习经验] [学校] [就业选择] [专业调剂] [名校] [考研调剂院校] [研究生调剂

上一篇学经济与金融高中选什么科目

下一篇金融专业都需要考什么证?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